A8 驻留 | 海口&成都影像艺术家驻留Episode 03——李宛钰
A8 Residency | Hai Kou & Cheng Du Artist Residency Episode 03——Li Wanyu
2021年8月12日,A8设计中心携手麓湖 · A4美术馆青年项目 yà together & 脏未来,联动海口&成都双城,共同发起了影像艺术家的驻留招募,期待以影像为媒介,以舞蹈戏剧为原点,发掘优秀青年艺术家,促成设计与艺术的交融与对话。
9月12日,原创舞蹈戏剧《红血球2.0:对话生命的维度》,在海口言·艺术馆上演;9月18、19日,原创环境戏剧《ZOIC》在麓湖云朵乐园阶梯美术馆上演。
各位驻留艺术家分别以各自的经历和创作理念,对两部原创戏剧进行了二次影像创作,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A8设计中心将会对各位艺术家的作品进行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Episode 03
李宛钰:《3》
《3》是影像艺术家李宛钰根据原创舞蹈戏剧《红血球2.0:对话生命的维度》完成的二次影像创作作品。她将表演看作一场“行动”,不赋予其更多所谓的“意义”。只是以时间、空间及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为线索,用装置作品观察与记录这场“行动”的本身,通过影像让行动再次发生。
驻留艺术家
李宛钰
影像艺术家
现居成都,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作品涉及影像,装置,行为等多个领域,作品在海内外均有参展。我从诗歌与神话中获得灵感,在进行诗歌创作的同时,我感受到语言接近真实的可能性以及超文本实现的可能性。因此,我同时也在进行影像的创作,用这种记录或者是表达的形式来探索内在与外在的一切。在影像记录上,我认为它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因此我的作品无论是摄影还是影像我都希望它们能接近于一种凝固。
01 创作原型
《红血球2.0》对话生命的维度
2020年9月,以麓湖生态城山林溪谷公园中的公共座椅为灵感,A8设计中心原创戏剧《红血球》,模拟人类红血球输送氧气的功能,让演员的身体与周边环境完全融合,完成了初生、觉醒、传递、回溯的使命,通过舞蹈与大众一起探索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爱、温暖、承诺……传递给每一个观者。
2021年9月,在海口 言·艺术馆,A8设计中心以《红血球》为创作基础,开启《红血球2.0》——“对话生命的维度”。经历了红血球从初生到回溯的旅行时光,我们可否以回顾人生旅程的方式,再次提问生命的创造和意义?在《红血球2.0》中,导演以“人”作为最核心的存在,将言·艺术馆这座具有火山设计理念的建筑当成了一座剧院,利用空间本有的“里外”、“上下”将人重置于天地之间,结合光影技术在星空下进行提问与对话,期望借作品表达:虽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记依然有“星辰与大海”值得奔赴的人生态度,愿望灵魂在这里得片刻安息。
02《3》
02-1
创作理念
“夜空下的一场行动”,这是我在第一次看到这一场舞蹈是的感受,我没有觉得它是舞蹈或者是表演,而是“行动”,它自然而然的发生。在海口郊区一个靠海的安静的地方,人类在这里进行了一场行动,他们企图相互联系,却又如此疏离。这场行动有结果吗?我没有看到,我只看到肢体和四周的树木一起,在夜晚的海风中摇晃,我只感受到在这场行动发生时,人类和头顶的天空以及脚下的土地产生了一种链接。
因此,我用我的作品,试图让这次行动再次发生,在土地上,人类和人类以外的东西,做着一场没有具体目标的事。就像是投影消失之后,我的装置上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一样,人类的行动消失之后,土地也不会记得。这样看来,行动好像是没有意义的,我没有去关注那些肢体动作的背后有什么,我只注视着它们本身。
——李宛钰
02-2
作品呈现
03 对话艺术家
Q:A8设计中心
A:李宛钰
Q:在你的过往作品中,不论是《Peter Pan's Last Day》中影像与装置的结合,或者是《OEDIPUS》中影像与行为的结合,video始终是你作品表达的核心媒介之一。对于你的创作来说,video在表达或者叙事上有怎样的特点或优势?与其他媒介的结合,如何打开观者新的观看角度?你希望带给观者怎样的体验?
A:首先,video能带给我的创作空间很大,这种表达形式可以包含很多内容,并给人较为直观的感受。其次,随着技术发展,现在影像的创作有了越来越多的技术支持也越来越便捷,在叙事上它给故事这个骨架添上血肉和皮肤,这个过程很生动,很多不可能也会变成可能,有时候也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效果。但同时,影像的直观表达和技术的发展又带来了限制,比如其中有些确定性限制了想象力。所以我将video与其他媒介结合,将观者和故事情景之间的中介丰富化,使观者不需要只通过video这一种媒介去进入我构建的情境中,而是通过其他中介的加入也能有更多自己想象的空间。
总之我希望人们能有更多的独属于自己的想象,不管是通过什么介质在看世界,体验到的都不仅仅是作品带来的感受,也应该有自己给自己的精神刺激。
Q:在你的两部实验作品《OEDIPUS》和《The Return of Persephone》中,你都使用了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命名,通过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创作手法,表达人性的欲望、纠结等各种复杂情绪,在你看来,神话人物或者以此为代表的意象与真实世界有怎样的关系?这样的创作方式表达了你怎样的思考或研究方向?
A:神话是很多现代故事的原型,现在的很多现象都以神话人物命名,比如我们把“自恋”命名为“narcissism”。我一直觉得这很有趣,古代的神话和现在的现实联系在一起,不仅仅是意向上的比喻,更是人类精神的传承,有一些东西从古至今都没有变化。我一直很喜欢叙事性的东西,但我关注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的背后,和一些集体无意识的行为。就像是一条河的表面上可以漂浮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河底沉积的泥沙对我更有吸引力,因为它更原始,更神秘,更有探索的价值。
Q:你一直在写诗,也在《In Which Shoes Will I Be Tomorrow》、《Peter Pan’s Last Day》等作品的创作中使用了诗歌作为你的艺术语言,作为一种看似逐渐消失在主流文学创作中的表达方式,能否请你以作品为例,与大家分享诗歌之于你的独特意义?
A:开始写诗之前我很喜欢读诗,从小时候就觉得是个很有魅力,而且我通常会读出声音,会感觉在某一个瞬间和作者相见并展开了一次对话。我觉得语言其实很无力,很多东西无法用语言表达,诗歌则是用暧昧的方式来处理“难以言说”这个问题,不能说它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只是缓解了难以言说所带来的痛苦而已。比如我最近正在做的作品《Spring in the Garden》也算是一个尝试吧,简单来说就是将我的诗歌投影到城市的各个角落里,投影的文字或许并不怎么清晰,但是诗歌本就不是一种追求“清晰”的表达方式。我用这样的方式来将零散的情绪与想法收集起来,再放到自然或人造的环境中,使文字就像是我自己的存在被置入各个角落一样,我试图给无处安放的感受找到归属。
Q:对于《红血球2.0》原创戏剧,你的感受是“夜空下的一场行动”,是一场人类试图与天空和大地产生连接的行动,而你的作品中使用了黏土将人类肢体困在一个相对狭小封闭的空间,又通过镜子去解放,在虚拟中寻找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你以“3”这个无意义的数字进行了一系列无意义的延展,可否以这些看似无意义的重复记录,解释你对于《红血球2.0》对话生命的维度以及你对生命的理解?
A:《红血球2.0》在我看来没有明确的意义指向,所以我认为它是一场行动,而我们不能刻意给它加上什么深刻的含义。我认为这正是这出戏剧的巧妙之处,因为生命,或者说人的存在,都没有什么很强的目的。《红血球2.0》只是展示了创作者眼中生命原本的样貌,而我也不过是通过我的双眼再次看待生命,尽可能地不要把我所认为的“意义”强加给这出戏剧。
生命这个话题太大了,我觉得我现在对它还没有什么值得去说的“理解”,但是“感受”生命是我一直在做的。不管是通过了什么中介,我的感受就是真实的;也不管通过了什么媒介,我的表达也就是我想传达的。所以我现在比起理解来说,更注重感受,每一刻每一个情绪每一次呼吸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