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yà x 脏未来 x A8 | 海口 & 成都双城影像艺术家公布
Haikou & Chengdu | Resident Artists Announcement
8月12日,A8设计中心携手麓湖 · A4美术馆青年项目 yà together &脏未来,联动 海口 & 成都 双城,共同发起了影像艺术家的驻留招募,期待以影像为媒介,以舞蹈戏剧为原点,发掘优秀青年艺术家,促成设计与艺术的交融与对话。
截止8月18日晚,A8设计中心共收到了46份有效报名。经过筛选,现正式公布驻留海口和成都的影像艺术家名单。
@成都 驻留艺术家
(根据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高崧
摄影师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福州人,与各大明星艺人合作过商业海报、情感肖像、舞台剧照等相关业务。后自18年研究潜意识催眠与心理学还有摄影的三大形式结合,并以“深度摄影”命名。
作品介绍
论爱
《论爱》创作摄于2020年。
爱是什么?
就着这个命题,以双人斗舞的形式编排一场关于占有的沉浸表演,并用抽象高对比的黑白调呈现某种压抑状态。
爱情当下,本我跟自我的斗争,理性跟感情的斗争,自私跟付出的斗争,热情跟时间的斗争,你和我的,我和她的,她和他的斗争,爱情是我和我的斗争。
深度摄影
拍摄创作过程以微妙的潜意识催眠独特新颖形式去引导被拍摄者,让其进入到一种本我自然状态,寻找自身深处真挚永恒的自我。
从困惑的生活中,所有者的一些症状:
难以捉摸的倦怠、迷惘、悲伤、平和、渴望、自由。
通过实践现象,传达内省,向外界跨出一步新的起点,感受自我深处被遗忘或掩盖起来的存在,去爱,去聆听,去包容,建立强大的自我信任,接受本能上的认知,影像富有及其真挚的情感,影像所记录跟传达的,是无限。
向死而生
脱离掉悲悯现状,看一看周围,我们眼下的一切具有生命的都有个常规落点:死亡。
而万物死亡应是自然循环的,而不是人类所掌控趋势而致。
向死而生拍摄创作于2019年福建某海岛处,初衷源于大规模的砍伐绿化跟现在都市生活的一种对自然的匮乏,当世界的绿色被抽离色彩,大雨大风自然灾害下的人类何去何从?
刘佳弘
影像艺术家
刘的大部分作品从“人”这一原点出发,讨论性别平等,人类的生存环境演变与政治边界等生态问题。正如她多专业化的学习经历:装置、影像、雕塑、摄影等艺术媒介使她的作品形式多元且具不可控性。感知的形象化再现是刘的创作能力本身。她从自然、个体与集体等多纬角度重建时间的消耗与历史遗留。刘的作品对空间极具侵占性,以一种浪漫主义的干预方式链接公众。
作品介绍
纪念碑 | 行为影像、装置,2019
《纪念碑》是我从2018年开始持续进行的一个长期行为影像项目。城市中的纪念碑不仅是历史记忆的载体,也是“权力”的化身。所以关注公共记忆的城市遗留是这项行为的兴趣出发与主要意义。在这系列作品中,我选择用隔空擦拭纪念碑的活动方式来干预当下的时态,建构一种错位的真实。历史本就是何来的考证,揭示真相也是徒劳。我想这一行为也正是纪念碑的广义所在:没有任何改变,但却真实存在过。行为进行的过程中除了引起少数路人的围观,我的擦拭始终处于一份勤奋平和的客观状态对待眼前的“风景”。在我看来擦拭这个动作可以解读为一种仪式性,这一行为包含对生命与历史的敬畏,也有对真相的拷问与提醒后人的多义。项目起初的拍摄源起于我的家乡;沈阳站前的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原址。由于城市的发展变迁,它被迁到城市郊外,位于市中心火车站前的旧址只剩下原位置的围栏,作品中,我根据纪念碑原有的建筑形态,伴随着市区街道的吵杂,仔细擦拭。后来在柏林驻留期间,我也找寻到了许多关于苏军的历史遗迹。也因这一条脉络的延续,在异乡的他国身份让我感受到同为战后国的中德不同的历史气氛。纪念碑是现在时与历史沟通的一扇大门,回溯过去本就是对无限消逝的意象形态再造。我用电视 、手脚架与台阶形态共同营造的几何感来模拟一种关于实体建筑基础结构的搭建状态,呈现纪念碑们沉重的庄严与多义。这些材料来也在呈现方式中回应影像里我在当下时态对于历史凝聚体的一瞬占有。
干预风景|12屏video,2017
这件video意指核问题对生存环境的影响。我的家乡地处东北,是中国与朝鲜的临界省,频繁的核试验使人们不禁堪忧东北的环境安全问题。影像伴随着17世纪时期为《旧约》所谱的《求主垂怜》乐章,12屏风景以“合声”方式时而隐现,身着朝鲜军装面部模糊的军人形象以一种受命正步行进缓缓走来,隐喻演绎大众对核的恐慌。
可降解3-七宗罪 |video,2015
宗教源于人类的自我意识,原始人性中的弊病或多或少甚至失控的存在每个人身上。《圣经》中的七宗罪分别是:Pride 傲慢 、 Envy 嫉妒、Wrath愤怒、Sloth懒惰、Greed 贪婪 、Lust 淫欲、Gluttony饕餮。由此借用宗教中的概念,人未出生与死后的状态都由活着的时候来决定,所有的情感、欲望终究伴随肉体的消散化为乌有。
林铮
艺术家
生于广州,前后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和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主要创作方式为影像。近期创作关注神秘主义和隐形的能量体。
作品介绍
狂风暴雨过后|三屏影像,2020
《狂风暴雨过后》作品讨论的是隐形的与现实之间(内在/外部)之间的关系,影片以小朋友为主体,并寓意作为“内在小孩”的一种体验方式。
小王子|单屏影像,2019
该作品改编自法国小说家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影片里的小王子是一位活在真空现实里的小男孩。故事描述了他与玫瑰花之间的相遇、相知与分离。故事缓慢普通且日常,并借以平平凡凡的小男孩形象衬托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可能都曾有过的相似经历。
数字|装置、影像,2018
外婆在弥留之际,记忆衰退得厉害,在老家卧病在床数月的她,嘴里总是频繁叨念着家里的电话号码。我以往的理解里,数字是⼀种非常理性的存在。它有规则,有算法,不易被打破。这串数字从记忆退化的外婆的嘴⾥说出来,变成了根深蒂固的记忆点,是⼀种感性的、温柔的,富有情感的存在。
王溪曼
行为艺术家 视频创作者
王溪曼1990年出生于中国。她做行为和视频艺术。2016年毕业于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在学院期间,她开始关注研究身份和性别流动性。目前仍在寻找可能性的宽度和可实现性的极限,通过多种媒介探索自身的定位及在表演创作中外在环节和内在的关系。
作品介绍
2019年秋在德国科隆参加由PAErsche实验室举办的活动——Free Fem Radicals而做的行为现场。
2021年5月参加由Kassak Centre for Intermedia Creativity (斯洛文尼亚)主办,BÁZIS - 匈牙利文学与艺术协会联合举办,Paola Paz Yee和Rokko Juhász策划的 Transart Communication 2020 Conference。作品为线上直播行为。
2016年参展La Rassegna Insieme(意大利)视频行为作品。
张瀚文
影像艺术家,研究者
张瀚文是一名影像艺术家和研究者,现生活工作于长春和上海两地。他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2019 年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获得摄影方向艺术硕士学位。他曾获得 SAHAward for Film and Video,参与过由Vermont StudioCenter、BRIC、UnionDocs、复星艺术中心等机构组织的艺术家驻留项目。
他的艺术实践主要以静态与动态影像为主,并与行为、数码技术及写作结合,从个人经验视角下的观察与叙述出发,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与身份问题,以及它们与空间、图像、记忆、技术史、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他的作品曾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北京 OCAT 研究中心、SVA Theater、凹凸空间、缓存空间等地展览或放映。
作品介绍
《中国第一线》
《中国第一线》是艺术家从 2017 年开启的一个长期影像计划。通过第一人称的视⻆和叙事,艺术家在作品的不同阶段里使用了不同的媒介来观察并呈现位于中国东北的一处独⽴工业小镇的简史与现状。这一项目迄今为⽌包括三个部分:
1. 照⽚拼贴系列《⽺圈村》(2017)
2. 摄影书《中国第一线》(2018)
3. 散⽂电影《中国第一线》(2019)
此小镇是作为当地国营⽔泥⼚的配套家属区进行兴建的,以安置调配至此工作的工人及家属。作为上世纪⼋⼗年代中国⾃上⽽下的城镇化计划与快速的工业化的产物,这类工⼚小镇的模式提供了一种普遍存在的集体生活经验。这种经验如今则同时承载了集体记忆与个体情感。
标题“中国第一线”是艺术家在当地⼝述史中的偶然发现,人们在九⼗年代以此来称呼此地。失去了其最初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语境,这一称谓成为了一个宏大叙事的漂浮能指——一个后社会主义怀旧的诡谲符号。
@海口 驻留艺术家
(根据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李天竣
青年视觉艺术家,摄影师
李天竣(Timjune),1999年出生,青年视觉艺术家及摄影师,作品于东京、巴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成都等海内外各城市艺术空间及美术馆展览,作品和专访于海内外多本国际艺术时尚杂志刊登。他的艺术实践目前主要集中在探索各种现实物象在视觉意义上交融共存的可能性。在他的摄影作品中,多种物象的叠加、重组、交融,形成了一种灵动飘渺的视觉秩序。
他曾与海内外多位知名艺人进行摄影创作合作,如苏运莹、Maximilian Hecker、袁娅维、朱婧汐、焦迈奇等,同时他也是华南地区举办个展最年轻的摄影艺术家之一。
作品介绍
A GOAT IN BLUE | 重置的山羊,2018
我在中国南方的小岛上偶然拍摄到一只在海岸陡峭的山崖上张望的山羊。
在创作过程中,我将它与自然和人类生活的迹象进行重置组合,以视觉感官上的和谐或冲突为轴,用重曝的方式完成了这次创作。从云与日到工业废料、玻璃锈迹等,打破视觉审美的界限,呈现一只山羊在各种自然与工业产物的物象和意象下构想的蓝色宇宙。在这组作品中试图用影像再创作的方式呈现自然与工业的共存的想象画面,当自然生灵置于人造的宇宙中,所呈现出的样貌是和谐共存还是对立撕裂,从过去到未来,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将是永恒的命题。
La luna y el hacedor |月亮与创造者,2020
是我2020年于新西兰旅居时的一个摄影项目。在读过博尔赫斯的诗集「El Hacedor(诗人/创造者)」中的「月亮」后,在脑中弥留的些许幻梦和哲思的启迪下完成了该系列的首幅作品,并由此开始了这一系列的创作。其中的「月亮」来自于诗集里反复出现的意象,而「创造者」是对「El Hacedor」书名的直译,像是一种文学和视觉共同的想象空间的隐秘创造。
“What’s in the fog?雾里有什么?” 在烟花、植株、雾气、巨树、水塔、信号塔等物体与人类生活的融合与重叠中压缩出的幻想瞬间里,抛出着朦胧而无解的问题。
Swanlights | 天鹅光斑,2019
最开始了解到这次拍摄创作的对象是Russian State Ballet (俄罗斯芭蕾国家剧院)的《Swan Lake天鹅湖》时,我脑中浮现的是Antony and the Johnsons 的音乐作品“Swanlights” 。 Swan Song在西方世界里常常被认为预示着生命的终结,歌词中描绘着天鹅舞蹈的美丽和悲愁,反复出现的一句“Oh it’s such a mystery to me ” 使我在拍摄创作中试图去捕捉一份神秘的光和易碎的幻梦。这组作品的图像来源于《天鹅湖》的演出,但我并未把重心放置在现场实况的记录,而是捕捉台前和幕后每一个舞蹈动作下不易被察觉的眼神和情绪,去创造和表现出我视角里的神秘的光和易碎的幻梦。
“幕布上的光斑是幻梦里的清醒。"
李宛钰
影像艺术家
现居成都,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作品涉及影像,装置,行为等多个领域,作品在海内外均有参展。我从诗歌与神话中获得灵感,在进行诗歌创作的同时,我感受到语言接近真实的可能性以及超文本实现的可能性。因此,我同时也在进行影像的创作,用这种记录或者是表达的形式来探索内在与外在的一切。在影像记录上,我认为它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因此我的作品无论是摄影还是影像我都希望它们能接近于一种凝固。
作品介绍
OEDIPUS|实验影像, 2018
此作品以“他人即地狱”为出发点,用象征性的手法体现人类受困于他人的境地,影片中,看似梦境的不可思议的事情在现实中也有它们的影子……
此影像以黑白的方式表达一种更纯粹但也更接近于幻想的世界,在破碎的叙事中,梦境与现实混杂在一起,使影片中的人物和观众多无法分辨。夸张的人物造型在梦境中并不显得突兀,而是更加突出了不真实感,它们如影子一般带给主人公和观众压迫感,将梦境塑造成无时无刻被人看着的地狱。
LEFTOVER|媒体艺术, 2021
动物,植物,世间万物,我们在崇拜着什么?
这个作品以色彩绚丽的画面表现一种狂热却又仿佛冷静理性的极端感性,影像用影子和象征性的物品来体现一种充斥整个视觉和大脑的宗教崇拜。这种色彩与暧昧模糊的影子既让人恐惧又让人向往,而这种面对未知神秘的情感则正是人们在神像前的感受。夸张的色彩将人的情感放大,此作品中,我意在用不清晰的影像表现无法用语言说出的感情。
Peter Pan‘s Last Day|影像装置,2021
我们对于世界无法拥有真正的知识,我们是活在金鱼缸中的金鱼,透过弯曲的玻璃看着被扭曲了的世界。因此,我们的认知只是建立在我们所知道的事物之上,而其真实与否,在金鱼缸中的我们无从得知。这个作品用孩子眼中的童话世界来表现这样一种扭曲,童话中的人物闯入现实,而这在此作品的语境之下却十分自然。作品中所用的语言是诗歌,是我在试图将现实陌生化让观众感受到距离感。同时我运用多种布来将作品制作成这样的装置,将现实与梦幻交织到一起,营造真假之间的暧昧感。
梁越
映像制作者,摄影师
出生于中国开始飞速变化的80年代,估计是日本电子游戏和美国恐怖电影,阴差阳错的开启了我对于艺术或者说是对于身边快速变化环境、人与人的关系亦或是更为抽象的境地,举起相机去观察的愿望与敏感。我寄予希望的生活是可以包容奇怪叙述语境的继续;是充满浪漫惊吓诗意温柔暴力的混合;同时坚信生活表面的庸常只是神秘事物故意的掩盖;未知之物的蛛丝马迹极有可能被我的快门定格于方寸刹那。
作品介绍
湿地公园
作品分为:船子德诚,刺客我慢,花束武士,乌鸦贵族的台风预感四部分。 通过摄影将艺术家即兴表演创作简化拆解为可阅读的图示,为我所用,产生新的独立于原作品故事逻辑。
山顶
位于四川丹巴摩尔多神山山顶的废物土楼,即将重建为社会环保教育的森林学校的前夕。借语“嘉绒六艺幡重佛颜”之不朽传说,展开为期两周的拍摄。通过镜头中的民俗与社会,展现新农村建设与传统、环境、人,在中国新的社会发展时期下,方方面面是如何为下一代教育之根本、理解、包容、共助、互为明灯的图谱画卷。
永恒冥想
在疫情影响、延期 、退票 、排练受限甚至舞台都未能到过的现实中。这白色道场里的人,一个月的时间,专注依旧,为了由古代江西禅宗为内核的现代舞剧努力。四位江西年轻舞者带给舞蹈构作老师和我诸多灵感。对我而言,快门刹那间,有了对年轻于我十几二十岁这代人更为清晰的感知:“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莫雷
艺术家
莫雷(Mo&Ray)是一名拥有两位虚拟伙伴(莫佳青和冯凌锐)的艺术家,他的作品经常受到虚拟伙伴“耳语”的影响,盘桓在真实与虚拟的边界之上,以反逻辑的风格和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嘲讽了现实的荒谬。在2021年,莫雷在莫和冯的影响下开始艺术创作,他的媒介多样,包含了影像、摄影、装置、行为。
作品介绍
失踪佛陀|摄影、文学,2021
在《失踪佛陀》的系列摄影中,我们通过虚实结合的叙事方式讨论了关于现代人精神信仰丢失与对传媒文化崇拜的现象。我们将精神信仰虚拟化为佛教中孔雀明王的形象(她一般被认为是圣洁与智慧的象征),在孔雀明王的起源故事中(源自尼泊尔,是pañcarakṣā神之一),她与其他保护神的不同在于她有相当发达的邪教。这样的特点正正契合了我们对当今精神信仰与传媒崇拜两者关系的思考:传媒在一定程度上利用精神信仰的形象扩大了对群众对影响。传媒利用自身特性(政府认可、真实性、引导模仿等)制造信仰的事件在中国曾经发生过:在九十年代,中国曾流行了一阵疯狂的气功浪潮,并最终激发了一种无用的、荒诞的信仰出现。在现代,覆盖全民的媒体影响又再度袭来:一位无形的传媒神探访人间——在我们虚构的故事中,我们将传统神与传媒神两者置于对立地位,但身份却混淆不清。当代人的精神寄托与信仰的缺失在网络世界中不断累积,这种新型的“信仰”逐渐覆盖了传统神明对人的影响,传统神明因此变得虚弱,而传媒甚至化作神明的形象将其替代。在作品的最后,神明的外衣被遗弃于汹涌的河流中。无疑,我们对精神信仰与传媒的抗争保持了一种悲观态度,但我们也发出了一个追问:我们的信仰到底会何去何从呢?
燃烧:摄影、日落与钱塘江 |影像、行为,2021
项目最初起源于二零二零年八月外公的火化仪式。在老家,火化时有一个仪式,亲人会大声呼喊逝者的名字,让其逃离火焰,前往“他国”。在彼时,我意识到了火焰“超度”与“转化”的功能——这正正与我对水的印象、理解一致(尽管火焰和水在元素上总是对立存在的)——项目的雏形也随即在脑中产生。在燃烧的过程中,相框或多或少受到了损耗,但是里面日落的照片依然是完好的,在我的视觉中,除去高浓度的酒精,在形态猛烈的火焰与背景”静止不动“的江水中,仍有其他事物一同被转化了:关于生死的答复,摄影的力量,火化仪式时并未抒发的情感……
分崩离析|影像,2017
在高空和地面之间来回穿梭之后,我产生了很多不真实的情绪,离开和抵达似乎是同一个地点。在几百次来回之后,我折了很多很多架纸飞机,这使我放空似的观察事物状态的变化,人类的痕迹很重也很浅。后来,这些飞机开始在我的房间里安静而缓慢地飞行,期间,时间和空间都瓦解了,一切都很自由,我也失去了对于物体大小和空间大小的判断……
该作品曾参加坂本龙一“ASYNC”国际短片竞赛。
关于艺术家驻留基地
海口 言·艺术馆
言·艺术馆位于海口江东新区麓岛,是一个集售楼处和美术馆的功能于一身的建筑。它模糊了建筑、景观、室内的边界,打造了一个具备永恒性的自然艺术馆。低调的覆土建筑,将最大的绿化面朝向水面和公园,与周围的环境融合共生;流线是简单的,但空间体验绝不是简陋的,它是丰富的、惊喜的,让参观者可以沉浸,可以思考,可以和建筑对话。这是一个“看不见”的建筑,一个潜伏在公园之中,隐藏在草坪、树木之下的建筑。这个9月,一场与空间对话、与时间对话、与自我对话、与艺术对话的原声展,将会在言·艺术馆同期呈现。
成都 麓湖 阶梯美术馆
麓湖生态城,位于距成都市中心约28公里的南部地区,是成都“双城双心”的整体城市结构下,天府新区的未来核心区域的重要门户,是一座以稀缺生态资源为基底,聚合高端居住、高端产业及休闲娱乐配套为一体的国际化新城,开创性的将水系引入城市功能板块,成就国内生态新城开发典范。未来将容纳20余万城市居民及产业人口,总用地面积8300亩,建设用地4200亩,景观用地3000亩,市政配套用地1100亩。
作为本次表演场地的阶梯美术馆,位于麓湖生态城的云朵乐园,与麓湖游艇俱乐部隔水相望。它是一个修在阶梯上的开放式美术馆,诞生于2021年A8设计中心在麓湖开展的“湖岸2KM 西南独立建筑师2021麓湖跨界联展”其中一个点位,由建筑师孙岩设计搭建而成。阶梯美术馆前面的水池,是一块天然的展示场,将麓湖和天空的景色收纳其中,经过水波的变幻,呈现出另一番天地。
期待各位艺术家,在成都&海口两个城市,用影像艺术作品,重新定义戏剧艺术作品,从不同的维度打开和诠释艺术的更多可能性。
演出详情敬请持续关注A8设计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