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城市社区的边界感,我们渴望回归邻里,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除优胜团队外,其余参赛团队根据团队名首字母排序)
#01
内容比载体更为本质
空地工作室 Vacant Lot Office
个人认为,当下人和人之间越发严重的心理隔离以及信息茧房的不断产生是很难逆转的。
关于社区构建这个议题, 我仍然相信内容是比载体在应对这件事情上更为本质。内容如果不足够有特质和吸引力,那么无论这个载体的形式多么五花八门都是可以被消解和替代的。
但正面的看,我们可以做的是尽早地参与社区空间内容制定和规划的过程,尊重、配合各方专业做好各方专业内容所涉及的层面,利用自己的专业让内容在空间载体上有更为准确的呈现。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一些灵机一动的可能。
就好比实体菜市场和线上卖菜平台的竞争。政策、价格、品质、服务内容每一项在组建物理交流的可能性上都是比空间更本质的因素。但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让一个空间载体更好地呈现它自身的内容。
例如: 探索某一个菜市场与其社区具体的物理边界线;在可操作范围里最大化地营造舒适、整洁、有效的购买环境;构建新的空间服务于此菜市场特色的功能区(如将菜场附近特色餐厅纳入菜市场就餐区、制作区的规划)等。
归根究底,是创造一个令人自在又能让人体验内容的空间, 从而让这个空间变为城市里有特质的内容之一。
#02
微改造、软改造
变余构造 Palimpsest
任何工具都会带来便利与灾难,我们所能够做到的也只是发挥人性的光辉,尽可能利用工具的便利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光明。
在英国学习时,我所在的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隶属于社会学院,所学的建筑学作为一种空间自组织(Spatial Agency)服务于社区。在这里,设计的过程成为了连接人与人的媒介,它的含义也从空间设计本身大大拓展。
或许在将来,更多的社区组织与空间将会在各种层次被重新设计,在各种“微改造”、“软改造”的过程中,建筑将会作为一种工具帮助我们组建社区,让设计成为人类与美好共同生活的中介。
“live project活项目”是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阶段课程的第一个设计。作为有真实客户的实际项目,它的项目内容涵盖了构筑物的设计建构、整个城市片区的更新规划以及软性的社区微介入等方面。
以我第二年的live project为例,当时我们受Doncaster的社区组织“市长的家之友”(friends of Mansion house)的委托, 面向当地年轻人推广市长之家这一历史建筑。以此为主题围绕着市长之家(Mansion house)进行空间的研究与记录,进而设计了包括网站、玩具周边、活动组织等等的相关设计。并针对当地学校的学生活动课程老师提供了可下载的相关文件。
设计之初我们会画一张项目相关方(stakeholder diagram)的图纸,明确设计师、甲方、服务方等等在这个项目中的位置,并以此为基准,与各方共同商议任务书,并在过程中组织公众参与活动进行方案的调整。
由此看来,设计的过程成为了设计成果的一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居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于建筑本身的固有印象,利用建筑设计师这样的身份,并使用具有针对性的设计,完成了社区居民与历史建筑的连接。
在这样的“微软改造”之中,并没有真正地实体空间设计,却也为建筑完成了作为图像与物件和印象的设计,以面向未来的姿态延续了建筑的生命。
#03
社区将更多被稀释成为社群
衡建筑 Modumatelier
线下与线上构筑起生活的两个维度。新技术下互联与物联的共生,更强烈地将客观与虚拟两个世界糅合。在这个时代,社区概念更多被稀释成为社群,因为独特的喜好与认同聚集的人们。
人与人的关系更多被精神层面影响,而非物理距离。未来城市生活注定使公众被更细碎地区分,形成更极致的社区体,像一个个小城堡,这个“城堡”既是物理的存在也是虚拟的存在,社区将转向为社群提供相互媾和的平台与机会,这种需求就是“场所”参与社区的机会。
我们工作在南京,可能身边的实践案例更有温度感。我们会觉得小西湖街区的改造项目就是个不错的例子。
文创街区的改造有时会过于形式张扬,对城市而言是新的活力点,而对于当地的老居民却可能是种打扰,他们不习惯于新的建筑立面,也不喜欢新的业态。我们认为小西湖在这解决这个问题上做的很好,改造有着好的审美且根植于旧文脉和街区特质。
街巷间的休憩设施改善了老居民的晚饭后时光。吸引年轻人的各式业态使得他们自得其乐,而老居民们也有了好奇探索的想法,而不是抵触排斥的。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方向和理想的状态。
我们想强调新技术和新形式带来了新常态。以前晨练晚练的老人是两三结伴的,“微信群组”这个新的社群技术猛然间会将广场舞的队伍扩增到百人。新技术新媒体使得找到和自己同好同质的人这件事变得容易。如今社区更多的是满足社群们的各自需求,相行不悖。当然如果大家能时不时地看向旁边另一群人在做什么,那就太好不过了。
#04
科技打造丰富体验
New Office Works(NOW)
在都市里面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远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以前就已经存在,所以我们看到1920年代Edward Hopper油画里都市人孤单的状态。互联网跟以前不同的是在于信息流通的速度,人们以前交流信息都是透过实体媒体和空间,互联网让资信可以在瞬间流通,而且5G年代下去更是越来越快。
如果信息交流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当人与人沟通不需要在实体的情况下发生,工作也是不用在办公室,还有什么原因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和社区生活呢?
我们已经无法回到没有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世界里,而人与人的交流现在因为互联网可以不受地域性的影响,问题是怎样把实体的空间更有效的和科技结合,和更让实体场所的独特性明显的显示出来。
就像很多人以前以为有了互联网和电子媒体,实体书籍便会被淘汰,但是我们现在也知道互联网上很多资信但都是比较表面和千篇一律的拷贝文章,而如果我们去图书馆,随便拿起一本实体书打开念一段,可以肯定的是有大部分图书馆能找到实体的资料在网上还是找搜查不到的。
所以我认为将来的社区创做便是要去丰富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科技的体验。
#05
虚拟社区的“多孔”和“模糊”
全体建筑
邻里社区并不是这个时代独有的话题。早在上世纪中叶,TEAM X等一些西方建筑师已经在反思现代主义城市对社区的影响,号召回归到对社会领域的关注。
经历这场疫情,大家更加意识到,现代城市存在的一些问题,生活在一个隔离的世界之中是有多么的恐怖和孤独,我们还是需要和他人在一起的,哪怕只是陌生人之间的一个简单的眼神交汇而已。
有人说现代城市是一切社区问题的根源。但我们认为,并不是说城市生活就是“好”或是“坏”。在本雅明笔下,现代城市是割裂冷漠的,人变成了漂泊无依者。另一方面,城市的密度让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靠近。我们去剧院欣赏一场演出,观看一场体育比赛,每日的衣食住行,这些都是城市独有的生活方式。像《东京制造》中的场景,更是只有大城市中才能存在的都市性体验。
城市问题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这也是我们作为当代年轻建筑师特别想直面的问题。
除了真实世界的社区,社区还表现为各种形式,如不断涌现的虚拟社区,社交网络等。虚拟社区与真实世界之间存在着本质差别,当人面对面的时候,我们同处一个时空之中,传递的不只有单纯信息,还有真实情感、呼吸、甚至彼此的温度,这些都是虚拟世界无法取代的。
站在另一个角度,如今的互联网可以让陌生人“打破次元壁”,通过直播弹幕参与集体活动,在社交媒体上民主讨论。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已经实现了跨时空的交流,我们也不应该忽略它新的价值。
我们认为,未来将会是现实社区与虚拟社区交互共存的状态,建筑师除了处理真实世界的问题,也应该意识到社区出现的变化。我们不排斥一个有着更丰富形态的世界。
建筑师的工作一般是和物质世界打交道,很少触及虚拟世界话题。在虚拟社区中,人们面对的更多是陌生人,彼此之间的身份阶级都变得相对扁平。虚拟社区也让交流变得无时不刻,以往需要面对面的交往,如今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此外,虚拟社区对空间的影响体现在“多孔”和“模糊”,“多孔”并不是指物质形态的多孔,而更多在提供更多交互的渠道;“模糊”也并不指视觉层面的模糊,而是对空间功能定义的模糊,允许一些不加定义的“灰色地带”。
如果要说,哪个实例能体现上述空间“模糊”、“多孔”的特点,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OMA早年设计的巴黎图书馆设计(OMA, Bibliotheques de Jussieu)。这个图书馆几乎没有墙面和房间,是通过水平向楼板和坡道连成一个垂直的地景。这里引出的一个议题是,随着信息时代到来空间壁垒的消失,人与信息、人与人之间,能否产生全新的交互模式?
另外在SANAA设计的劳力士学习中心(SANAA, Rolex Learning Center)也可以感受到类似体验,走在如浮毯般起伏的空间之中,你可以看见不同活动的交织——有些人躺着,有些人在玩手机,有些人轻声讨论,有些人也只是路过而已。这种暧昧的体验很奇妙,但人的交往,信息的交互是真实发生的。这也在另一侧面说明现实社区和虚拟社区其实也并非存在严格的区隔,是可以共存的。
#06
虚拟空间是研究的背景
世建筑设计事务所 STUDIO OF SAI
我认为线上生活是现实社会的一种反映,亦是另一种社区空间的存在,只是一种不具脉络的社区空间。重构社区空间的时候,虚拟空间是可以或说是必要成为其硏究的背景。我相信在了解了现代社会的多元性及复杂性下,将可以在后疫情下找出组建社区的更佳方法。在这前提下,在硬件上得重新思考固有的二维城市规划及设计是否合时宜及兼容社会的复杂性。
“设计具地方性的空间场所”,这里的地方性可以三个方向理解,一是设计过程中与地方居民的参与,二是设计与地方文化历史脉落的联系,三则是如何善用地方的环境气候。
一个我十分喜欢的案例是三分一博志的直山集会大厅,设计过程设计师与居民紧密合作,并非常尊重当地传统建筑,透过座向与设计利用自然气流,成为了一个受居民欢迎的场所。